防止發(fā)電機事故措施規(guī)定:發(fā)電機絕緣過熱監(jiān)測裝置過熱報警時,應立即取樣進行色譜分析,必要時停機進行消缺處理。當發(fā)電機主絕緣損壞時,無論是更換還是修復設備,最終都要求主絕緣的絕緣強度必須高于或等于原有絕緣強度。
1、發(fā)電機概況
內蒙古國華準電#4發(fā)電機型號為T255-460,額定功率為330MW,額定電壓為24kV,功率因數(shù)為0.85,額定電流為9 339A,氫氣壓力為0.3MPa,絕緣等級為F級(溫度按B級考核)。發(fā)電機采用水氫氫冷卻方式,即定子繞組、高壓套管水冷,轉子、定子鐵心氫冷。
2、事故經過
#4機組于2007年10正式投運,運行過程中發(fā)電機絕緣過熱裝置出現(xiàn)頻繁報警現(xiàn)象。為了排除裝置性故障的可能,先后更換2臺絕緣過熱檢測裝置,并分別對裝置取樣管進行色譜分析,結果顯示發(fā)電機內部存在絕緣過熱現(xiàn)象。運行一段時間后,發(fā)電機勵端鐵心溫度測點顯示異常,DCS溫度曲線有較大波動,波動范圍沒有規(guī)律,未見上下層及相鄰線棒的溫度有突變現(xiàn)象,初步判斷為溫度測點損壞,制定措施繼續(xù)觀察發(fā)電機運行情況。經過一個半月的運行發(fā)現(xiàn),發(fā)電機絕緣過熱裝置電流百分比下降到0。隨即收集采樣進行色譜分析,結果顯示溶液為黃色、譜峰較多,與前幾次對比后發(fā)現(xiàn)絕緣過熱有較大發(fā)展趨勢,可判斷絕緣問題出在定子上,隨后安排停機檢查。
3、檢查分析及處理措施
3.1、解體檢查
抽出轉子后檢查定子發(fā)現(xiàn),發(fā)電機勵端#5線棒出槽口R角處有明顯的灼燒現(xiàn)象,仔細查看并與測點布置圖對比可知#5線棒層間通過的勵端鐵心測溫元件引出線燒毀。拆除端部線棒綁帶及墊塊后測量測溫元件絕緣電阻,發(fā)現(xiàn)有8個元件對地絕緣電阻為0。檢查汽端端部外觀,發(fā)現(xiàn)布置元件銅管靠近機座端處有過熱現(xiàn)象。通過外觀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#5槽線棒表面有絕緣過熱現(xiàn)象,層間情況不明。于是決定拆除#5槽上層線棒,更換該測點測溫元件并檢查線棒的絕緣情況。
3.2、原因分析
(1)直接原因:由于測溫元件穿線銅管處于發(fā)電機端部交變磁場中,電機運行時銅管導體上就會產生感應電勢,使端部彈性結構出現(xiàn)一定振動,且穿線銅管與機座密封板距離過近,部分靠近機座的銅管與機座產生了斷續(xù)接觸。而機座是直接接地的,在振動過程中,帶有感應電勢的穿線銅管因發(fā)生對地放電而出現(xiàn)局部過熱,溫度傳遞到銅管內部的測溫元件上造成測溫元件絕緣損壞,發(fā)生接地現(xiàn)象。
(2)間接原因:過熱銅管與發(fā)電機密封板距離過近的問題在設備生產、裝配和監(jiān)造過程中未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和進行相應的處理;另外,在故障的發(fā)展過程中,絕緣過熱裝置報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,未及時分析、處理和采取相應防范措施,導致事故擴大。
3.3、處理措施
(1)檢查全部測溫元件,記錄出現(xiàn)故障的元件。
(2)逐個確定測溫元件接地的原因,找到接地故障點。
(3)從發(fā)電機定子出槽口處將故障元件線取出,接上合適長度的補償導線后重新穿回。
(4)彎曲銅管使其和機座的距離大于15mm,使用云母帶對銅管進行絕緣包扎(半迭包),邊包邊刷環(huán)氧無溶劑膠,以確保不再產生對地放電。
(5)在銅管口塞入適形材料,把元件線固定在銅管內,防止發(fā)生磨損。
(6)拆除勵端損傷嚴重的#5元件線所在槽上層線棒后,進行徹底檢查處理。
3.4、線棒及測溫元件修復方法
3.4.1、修復前檢查試驗
(1)對定子繞組槽和端部進行徹底清理,定子兩端部都要清理干凈。
(2)檢查定子所有測溫元件和引線,重點是鐵心、銅屏蔽、繞組層間元件。
(3)外觀檢查測溫元件引線在各處的情況,重點是紫銅軟管進出口位置,并記錄。
(4)用250V搖表測量元件及引線對地絕緣電阻,同一元件的各引線需并接后測量,要求絕緣電阻不小于1MΩ,并記錄。
(5)用萬用表測量各元件的直阻,并記錄。
(6)將定子繞組排水、吹干后,用5 000或2 500V搖表測量三相絕緣電阻、吸收比和極化指數(shù),要求1min絕緣電阻在1GΩ以上(室溫),R60s/ R15s>1.3,R10min/ R1min≥2。
3.4.2、修復測溫元件
定子鐵心采用熱電偶作為測溫元件。熱電偶的熱結點埋于被測部位,用樹脂粘結,熱結點本身與發(fā)電機絕緣,2根引線除結點處外互相絕緣。熱電偶本身不帶任何剛性保護套。鐵心測點用黃蠟管作為外層保護,壓在線棒層間適形材料間,出槽后經R角向下穿過固定在定子鐵心密封板上的穿線銅管匯集到航空插頭處。定子鐵心的溫度最高點在鐵心端部(定子鐵心允許最高溫度為130°C,正常運行時不超過100°C),鐵心測溫點安排在汽、勵兩端預測的溫度最高處。熱電偶布置于槽內側面,共12點,汽、勵兩端每相2點。
通過對測點結構特點的了解,制定以下修復措施:
(1)更換#5槽內的鐵心測溫元件及測溫墊條,對元件合理布線并與原剩余引線焊接,注意每根引線不要接錯。
(2)對檢查中發(fā)現(xiàn)有缺陷的元件及引線進行處理。
(3)對所有層間、銅屏蔽、鐵心測溫元件的引線在屏蔽紫銅管的首末端進行處理,用浸膠適形氈將引線與銅管在管口處填實,并將引線與紫銅管口綁緊。
(4)檢查所有測溫元件直阻及對地絕緣電阻,校核#5槽鐵心元件特性。
3.4.3、更換#5槽線棒
取出#5槽線棒進行外觀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上層線棒絕緣層在測溫元件引線途經處全部損壞,線棒本體在高溫的侵蝕下出現(xiàn)2mm深度的損壞。由于現(xiàn)場無法修復,因此決定取出#2、#3、#4、#5槽內上層線棒,更換#5槽上層線棒,具體措施及工藝如下:
(1)清理槽內以確保無雜物,更換勵端鐵心測溫墊條(新制軟墊條用1mm厚適形氈浸環(huán)氧無溶劑膠,外包聚酯薄膜)。
(2)裝好鐵心測溫元件(汽勵端)、層間測溫元件,嵌入#5槽上層線棒。
(3)將#2、#3、#4槽上層線棒回裝到位,回裝前需檢查層間墊條及端部層間端箍情況,所有浸膠適形墊條、適形氈等采用環(huán)氧無溶劑膠,以達到室溫固化。
(4)調節(jié)#2、#3、#4、#5槽內上層線棒軸向尺寸,使端部間隙符合要求,同時注意上下層線棒連接處要對齊。
(5)用槽楔和斜楔臨時打緊#5槽上層線棒,分幾次逐漸打緊槽楔,直至最后打緊。
(6)打緊槽側楔并測量側楔打緊度,測量電壓U2≤0.25U0。
(7)回裝#2、#3、#4、#5槽的槽楔,封口槽楔用膠粘結,并檢查槽楔緊度。
(8)裝配線棒端部間隔塊,綁大小綁帶,重新裝配鱷魚板,用工具環(huán)撐緊,使鱷魚板徑向尺寸符合要求。
(9)用中頻焊機焊接上下層線棒連接套,更換新連接套,并檢查焊接質量。
(10)裝配內撐環(huán)、三體楔塊、槽口楔塊,加裝絕緣盒并灌膠,恢復絕緣引水管。
(11)氣密試驗:0.3MPa氣壓保持24h ,泄漏率不大于1%。
(12)端部刷半導體漆并淋膠,再刷188覆蓋漆。
3.4.4 、修復后試驗
(1)用5 000或2 500V搖表測量絕緣電阻及吸收比。
(2)做2.0UN直流耐壓及泄漏試驗1min,分相進行。
(3)做1.3UN工頻交流耐壓試驗1min,分相進行。
(4)做繞組分支流量試驗。
(5)做端部模態(tài)試驗。
(6)測三相直流電阻,相差不大于1.5%(排除引線長度不同后)。
(7)做端部手包絕緣電位外移試驗檢查對地電壓,不大于2 000V。
(8)測量所有測溫元件狀態(tài)。
4、防范措施
(1)制造廠在設計及裝配工藝上應嚴格把關,提高監(jiān)造人員的責任心,堅決杜絕在制造過程中遺留安全隱患。
(2)在機組運行過程中,密切監(jiān)視發(fā)電機測點溫度變化情況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嚴格執(zhí)行《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實施導則》的要求。
(3)在停機檢修時,對所有測溫元件進行直阻及絕緣電阻的測量,對能校驗的測點全部校驗,保證測量溫度的準確性。
(4)加強絕緣過熱檢測裝置的檢修與維護,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。若出現(xiàn)報警則應及時收集取樣并進行色譜分析,發(fā)現(xiàn)存在絕緣過熱問題應及時安排停機處理,防止事故擴大。
知識點┃發(fā)電機測溫元件燒毀的檢查與處理方法 本文被閱讀 0 次